“我们的企业文化氛围,提炼出来就是两个:一个是奋斗,公司从董事长自上而下都秉承奋斗者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干劲和顽强拼搏精神,永不懈怠;二是简单,公司各个业务条线的考核和评价都聚焦工作,人际关系简单,可以最大限度凝心聚力,共同进取。”
中融基金近日迎来公司成立九周年。稳健发展的九年间,中融基金在投研体系构建、销售渠道优化、公司品牌打造、风控运营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以投研能力为根基打造自身独特优势。
2022年更是中融基金“二次创业”的关键之年。与“大而全”的头部公募相比,中型公募需要坚守战略定力,坚持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能力圈。“扎扎实实练好内功,做好长期业绩不漂移,通过3-5年的长周期沉淀,才有可能厚积薄发,形成公司在业务细分领域的竞争力,这才是突围之道。”黄震如是说。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未来中融基金计划从投资管理能力、市场销售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合规风控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六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促发展、补短板”
聚焦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谈及新规对行业的影响,黄震表示,新规对基金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乱象进行了优化、完善和引导,是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性举措和铺垫。
据了解,中融基金要求各个业务条线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情况,学习思考公募基金管理人新规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并与公司的“二次创业”战略规划结合起来,实现中融基金和行业整体高质量的共同进步。
在黄震看来,资管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不同的资管机构、不同机构类型中的不同公司,都将在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寻找到发展机会,满足各类型投资者多层次、多元化的理财需求。
在公募基金行业逐渐从高速成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中融基金也将“促发展、补短板”作为工作重点。黄震直言,中融基金未来的发展目标,不是追求短期管理规模、公司利润或业绩排名等具体指标,而是更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内涵,希望在管理规模、产品业绩、团队建设、运营管理、品牌建设等各个方面综合发力,力争上游。
中融基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以提升投资者的长期回报和投资体验为核心目的,并持续改善和优化公司内部结构。业务方向上从“固收和机构”为主,转变为“权益和固收”并行,渠道上“机构、零售、互金三管齐下”的模式,同时重点布局养老FOF等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的领域,不断提升公司的经营质量,为未来持续稳健发展打下坚实根基。
在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同样绕不开“培根铸魂”的企业文化工作。在黄震看来,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企业文化决定企业能走多远、走多久,以及用怎样的方式去发展。
长期以来,中融基金对企业文化高度重视,公司董事长王瑶很早就提出了“奋斗者精神”,这是中融基金企业文化的根基所在。成立九年来,“奋斗者精神”伴随着中融基金发展的始终。这一精神已经融入公司血脉,成为中融基金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动力。
发力四大投研条线
打造投研核心竞争力
截至2021年年末,中融基金总管理规模超过1500亿元(含专户),非货管理规模达到815亿元,全行业排名47位,实现管理层战略规划的阶段性成果。
公司成立时间虽然不长,但总管理规模已跻身行业中上游位置,投研核心竞争力得到系统确立和提升。目前中融基金形成了权益、固收、数量和FOF等四大投研条线,形成以固收类业务为传统优势,权益类业务为转型重点,FOF业务重点布局,各业务条线协调发展的局面,并不断积累在投研方面的竞争力。
黄震提到,在中融基金的职业生涯中,他印象较为深刻的有两个时期。一是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期间,成立不久的中融基金面临A股巨震,中融基金在这一阶段之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一是自2016年起大力发展固收类业务,快速做大做强公司竞争力;二是2016年初组建研究部,为公司投研能力的积累打下基础,以通过深度研究过滤短期市场波动获取长期收益。
另一个时期就是今年市场的剧烈震荡,在当前A股市场的大幅波动中,既是一场深刻的投资者教育,也需要公募基金、合作机构和投资者一起应对。市场的大幅波动也倒逼基金公司进一步完善投研体系,扎实投研根基,更加强调“练好内功”,进一步提升公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对于研究能力的重视贯穿中融基金发展始终,深度研究是创造长期价值的根基。展望未来,中融基金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投研能力的持续精进,并通过三个方面的优化升级来夯实投研根基,提升投研能力。
首先,中融基金在坚守自下而上研究根基的同时,将补齐宏观研究和策略研究的短板。据介绍,中融基金过去的研究思路主要以自下而上为主,研究重点集中于行业和个股。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且变化迅速,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市场影响很大,公司意识到宏观研究和策略研究的重要性,并要求研究团队紧密跟踪各类宏观信息,做好分析和应对策略。
其次,中融基金将丰富策略风格,在强化成长策略优势的同时,加强对均衡策略研究的重视。成长风格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方向,也依然是中融基金未来重点关注的方向。在黄震看来,作为一家以客户利益为导向的金融机构,中融基金加强对均衡策略的研究是出于满足不同时期不同投资者需求的目的。“采取均衡策略的产品,净值波动相对更小。对于风险偏好相对低、投资风格相对没那么激进的投资者,相对稳定的均衡策略更加合适。”他表示。
第三,中融基金还将通过团队管理和考核评价的优化来提升投研能力。未来将不断更新优化投委会的职责和组织形式,优化研究小组的运行机制,提升配合默契度和工作效率。各个研究小组之间要通过协同来深化产业链传导研究和行业比较研究。
此外,在考核评价方面,中融基金也将继续优化考核指标,使其对激励员工更具实效性,对投资实践也更具指导性。在黄震看来,之前中融基金对投研团队的考核指标稍显繁杂,需要精简。今后考核体系也要重视工作实效,逐步提高业绩贡献度、研报质量等相关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
考核体系中,中融基金还强调长期业绩的重要性。在考核基金经理时,三年业绩的考核权重最大,其次是两年业绩,最后是一年业绩。未来还会考虑大幅提升五年业绩考核的权重。
震荡行情回归本源深化服务提升市场能力
原标题:【中融基金总经理黄震:坚守定位和定力 力争高质量发展“蝶变”】 内容摘要:“我们的企业文化氛围,提炼出来就是两个:一个是奋斗,公司从董事长自上而下都秉承奋斗者精神,保持昂扬向上的干劲和顽强拼搏精神,永不懈怠;二是简单,公司各个业务条线的考核和 ... 文章网址:https://www.doukela.com/jc/93846.html; 免责声明: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